教院出版教材與專書 推動本地品德與生命教育
近百名校長與教育工作者於3月18日聚集於香港教育學院(教院),出席由教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中心)、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Roundtable教育與全球發展部及全球倫理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全球倫理:品德與生命教育》教材發布會暨教師經驗交流會。
《全球倫理:品德與生命教育》是一套兩冊之教材,為優質教育基金資助項目「融入全球倫理於學校計劃」的一部分,涵蓋小四至中三課程,適用於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範疇。該教材按全球倫理所倡議內容,歸納成和平、尊重生命、團結友愛、公平與正義、寬容、誠實、平等和合作互助八項核心倫理元素來規劃設計,當中包括四十個教案,如由死思生、安樂死爭議、走出網絡迷宮、愛護動物生命、珍惜身體:向援交說不,以及身分認同等社會關注的課題。各教案以圖像和戲劇元素為主要教學策略,旨在於課堂活現生活情境,加強教學成效。
中心同時發布了專書《學校教育的宗教向度:理念與實踐》的出版事宜。該書結集了十多個學校個案,回應教改十年後,學校在推行宗教教育上的發展和變化,當中指出回歸宗教對生命的探求和幸福人生的追尋逐漸成為趨勢。教院副校長(學術)、中心總監李子建教授於該書序言指出:「宗教在學校教育中的角色不單是傳播信仰,更是將其所蘊藏對個人生命本源的追尋和做人的基礎原則,通過課堂和各種教學方式,與學生分享,從而締造校園文化,陶造下一代。這種取態有助學校重拾教育『育人」的本心。」
中心聯席總監李展華先生說:「教材和專書將更有助學校提升課堂教學的質素。」教院校長特別顧問、Roundtable教育與全球發展部榮譽顧問戴希立先生則表示,有關教材與專書的出版只是起步,日後教院與學校及同工們將攜手持續推動相關工作。而在會上,不同的夥伴學校亦分享將教案應用到日常教學的經驗以及當中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