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救地球

 

科学与环境学系何咏基教授为空气净化专家,热衷创新,却认为学习才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关键。他在内地、香港、欧洲及美国获得逾十项专利;而在其研究领域,更位列全球获学术同侪引述最多、首百分之一的顶尖科学家。不过,相对于创新和发明,他的心愿更简单、更平凡。他说:「我相信,可从教育着手救地球。」

 

反覆试验 屡败屡战

 

何教授钟情科学,始于少年时期在化学课堂上「动手做实验」。当时,他发现只要按部就班,就可得出教科书载述的结果,由是着迷。后来,他在香港中文大学主修化学。当时同学普遍会参与不同教授的暑期研究工作,他也「不甘后人」,想不到就此奠定投身科研之路。

 

大学教育,颠覆了他对实验的想像。忽然之间,他与同系学生不但需要自行设置实验,计算不同的环境条件,还要寻找文献支持,确保过程滴水不漏。他坦言:「实验过程充满未知,常常要面对失败重做的情况。」但每一次他都会坦然面对失败,而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取得成功的那份喜悦,却令他最是满足。

科研创新 知识转移

 

何教授与其博士导师、中大余济美教授于2004年出席于上海举行的学术会议

二零一二年,何教授甫加入教大,便获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优配研究金。他研究以「氮化碳」降解空气污染物,开创先河。当时,氮化碳仍是新兴化合物,很少用作空气净化。

 

无疑,何教授若只留在实验室埋头苦干,其创意的影响力亦会有所拘限。幸而加入教大前,他曾任职政府创新科技署辖下的纳米技术和先进材料研发中心。过往与企业沟通的工作经验,令他进行研究时,考虑得更为周全,尤其顾及生产成本,以至应用时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使科研成果得以走出实验室,投入现实世界。后来,他更把专业技术转化为应用,发明「便携式空气净化机」,荣获二零一八年加拿大国际发明及创新比赛金奖。过去十五年间,他亦因而获得逾一千五百万元政府研究拨款。

打破传统 净化空气 

 

 

市面上传统的空气净化机,主要透过紫外光及「二氧化钛」光催化物料降解空气污染。不过,紫外灯寿命短、成本高、耗电多。相对来说,何教授研发的光催化剂「石墨相氮化碳」,却利用可见光作为能量来源,在日光、室内灯光和LED灯下,均可发挥作用,从而制造更节能丶更环保丶更轻便的装置,并同时大幅提高分解空气污染物和杀灭细菌的洁净效能,一年内对细菌和氮氧化物的净化率可维持于九成。

 

最广获征引

 

何教授的研究成果影响深远,因而广受本土及海内外同侪认可。二零一九年,他入选美国史丹福大学首百分之一顶尖学者名单。该名单根据全球最大的学术资料库编撰,网罗全球近七百万名科学家,涵盖论文总引用量及H指数等指标。此外,何教授在化学领域的五十多万名科学家中亦位列首百分之一。同年,他更获得中国颗粒学会颁发中国气溶胶技术创新奖,以表扬他在空气净化研究方面的贡献。

自二零一八年起,他连续五年跻身科睿唯安年度「最广获征引研究人员」名录,意味他在学术成果方面的年度引用率,在其研究领域位列首百分之一。二零二二年,全球只有约六千多名顶尖研究人员上榜。

 

何教授透过参与科学及STEM项目比赛评审工作, 支援推动本地STEM教育

生活处处是化学

 

能获同侪认可,固然可喜,但何教授并不因而自满。他认为,化学不只见诸学术文献,还表示:「生活其实处处都是化学。」他以下厨为例,笑言煲汤便是一个化学提取过程,「萃取不同食物的精华,转化为不同颜色的美味汤水。」

 

此外,他亦留意到大众开始注重日用品中的化学物质含量,例如近年消委会等机构对洗头水、面膜和粉底等产品成分调查,愈见频密。何教授并非教育学者出身,加入教大后这十年间,才有机会与中、小学及教育局同工紧密联系。近年,他积极参与推动STEM教育,希望在校园推动科学探究精神,培育未来创新人才。

 

他说:「我从事空气净化研究,是希望借着科技创新,研究怎样化解污染物质,变成对人体无害的东西,从而解决我们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不过,在教大的经验告诉我,最好的方法就是推动环境及环保教育,从源头开始减少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