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救地球

 

科學與環境學系何詠基教授為空氣淨化專家,熱衷創新,卻認為學習才是人類可持續發展關鍵。他在內地、香港、歐洲及美國獲得逾十項專利;而在其研究領域,更位列全球獲學術同儕引述最多、首百分之一的頂尖科學家。不過,相對於創新和發明,他的心願更簡單、更平凡。他說:「我相信,可從教育著手救地球。」

 

反覆試驗 屢敗屢戰

 

何教授鍾情科學,始於少年時期在化學課堂上「動手做實驗」。當時,他發現只要按部就班,就可得出教科書載述的結果,由是著迷。後來,他在香港中文大學主修化學。當時同學普遍會參與不同教授的暑期研究工作,他也「不甘後人」,想不到就此奠定投身科研之路。

 

大學教育,顛覆了他對實驗的想像。忽然之間,他與同系學生不但需要自行設置實驗,計算不同的環境條件,還要尋找文獻支持,確保過程滴水不漏。他坦言:「實驗過程充滿未知,常常要面對失敗重做的情況。」但每一次他都會坦然面對失敗,而經過無數次試驗,終於取得成功的那份喜悅,卻令他最是滿足。

科研創新 知識轉移

 

何教授與其博士導師、中大余濟美教授於2004年出席於上海舉行的學術會議

二零一二年,何教授甫加入教大,便獲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優配研究金。他研究以「氮化碳」降解空氣污染物,開創先河。當時,氮化碳仍是新興化合物,很少用作空氣淨化。

 

無疑,何教授若只留在實驗室埋頭苦幹,其創意的影響力亦會有所拘限。幸而加入教大前,他曾任職政府創新科技署轄下的納米技術和先進材料研發中心。過往與企業溝通的工作經驗,令他進行研究時,考慮得更為周全,尤其顧及生產成本,以至應用時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使科研成果得以走出實驗室,投入現實世界。後來,他更把專業技術轉化為應用,發明「便攜式空氣淨化機」,榮獲二零一八年加拿大國際發明及創新比賽金獎。過去十五年間,他亦因而獲得逾一千五百萬元政府研究撥款。

打破傳統 淨化空氣 

 

 

市面上傳統的空氣淨化機,主要透過紫外光及「二氧化鈦」光催化物料降解空氣污染。不過,紫外燈壽命短、成本高、耗電多。相對來說,何教授研發的光催化劑「石墨相氮化碳」,卻利用可見光作為能量來源,在日光、室內燈光和LED燈下,均可發揮作用,從而製造更節能丶更環保丶更輕便的裝置,並同時大幅提高分解空氣污染物和殺滅細菌的潔淨效能,一年內對細菌和氮氧化物的淨化率可維持於九成。

 

最廣獲徵引

 

何教授的研究成果影響深遠,因而廣受本土及海內外同儕認可。二零一九年,他入選美國史丹福大學首百分之一頂尖學者名單。該名單根據全球最大的學術資料庫編撰,網羅全球近七百萬名科學家,涵蓋論文總引用量及H指數等指標。此外,何教授在化學領域的五十多萬名科學家中亦位列首百分之一。同年,他更獲得中國顆粒學會頒發中國氣溶膠技術創新獎,以表揚他在空氣淨化研究方面的貢獻。

自二零一八年起,他連續五年躋身科睿唯安年度「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名錄,意味他在學術成果方面的年度引用率,在其研究領域位列首百分之一。二零二二年,全球只有約六千多名頂尖研究人員上榜。

 

何教授透過參與科學及STEM項目比賽評審工作, 支援推動本地STEM教育

生活處處是化學

 

能獲同儕認可,固然可喜,但何教授並不因而自滿。他認為,化學不只見諸學術文獻,還表示:「生活其實處處都是化學。」他以下廚為例,笑言煲湯便是一個化學提取過程,「萃取不同食物的精華,轉化為不同顏色的美味湯水。」

 

此外,他亦留意到大眾開始注重日用品中的化學物質含量,例如近年消委會等機構對洗頭水、面膜和粉底等產品成分調查,愈見頻密。何教授並非教育學者出身,加入教大後這十年間,才有機會與中、小學及教育局同工緊密聯繫。近年,他積極參與推動STEM教育,希望在校園推動科學探究精神,培育未來創新人才。

 

他說:「我從事空氣淨化研究,是希望藉著科技創新,研究怎樣化解污染物質,變成對人體無害的東西,從而解決我們生活上遇到的問題。不過,在教大的經驗告訴我,最好的方法就是推動環境及環保教育,從源頭開始減少空氣污染。」